香港人一年四季都打邊爐,肥牛幾乎係每次必點嘅火鍋食材。平時食咁多肥牛你地又知唔知食緊牛嘅邊個部位呢? 今日同大家介紹幾款打邊爐必食肥牛部位,等大家下次打邊爐可以多個選擇。
到底肥牛係牛嘅咩部位?
肥牛其實並無指定部位,通常會選擇一頭牛後背部、腹部脂肪比例較高嘅部位,切成薄片,就成為現時所講嘅肥牛。
點解係薄切肥牛而唔係厚切?
原因有二,其一係方便打邊爐時快速燙熟,其二因為肥牛本來食嘅係肉片嘅油香味,如果厚切多食兩塊便會覺得油膩。
天氣凍,心郁郁想打邊爐? 今日推介5款打邊爐必食牛肉部位俾大家。

牛肩胛 (chunk) 大概佔一隻牛嘅30%左右,哩個部位經常做運動,所以肌肉發達,筋多肉味濃。肩胛又可分為上肩胛同下肩胛,上肩胛又可細分為板腱肉、肩胛里肌同翼板肉,其中翼板係牛肩肉中較軟稔嘅部位,薄切打邊爐最佳。
三筋肉同樣隸屬牛肩胛部位,係牛後肩胛肉的一小塊,只佔一隻牛嘅2-3%,非常罕有。三筋肉因連住三條筋腱而得名,肉質是軟中帶爽脆。
一隻牛只有約2KG牛頸脊肉,因為牛要底頭飲水食草,哩個部位經常做運動,所以肌肉多油花少,肉質相對結實有彈性而且肉味亦比較濃。
牛小排 (short rib) 屬肋眼部位,位於牛胸腹上方,一隻牛有16根肋骨,而肋眼係由第5到第8肋骨。哩個部位好少運動所以油花非常豐富而且肉質非常軟諗。原本牛小排多數用於煎牛排,不過近年火鍋市場漸趨龐大,商家將牛小排去骨切片作為火鍋肥牛嘅一種,如果打邊爐鍾情油香哩款就啱曬你。
三角肉(Tri Tip) 又一稀有部位,每隻牛只有2-3KG。位於牛內腿肉下方位置,形狀呈三角形所以名命為三角肉,牛臀腿部位原本肉質偏瘦,三角肉係臀腿部中少數油花較多嘅部位。軟硬適中肉味濃。
下次打邊爐又可試多幾個唔同部位,唔洗下下都淨係識叫肥牛啦!
火鍋牛肉推介
想一邊打邊爐一邊燒烤嘅哩款拼盤就啱曬你! 一盒集齊5款高質牛肉,包括:
油香肉味平均大眾之選 - 美國頂級三角肥牛火鍋片
脂肪少牛肉味濃 - 美國安格斯肩胛板翼火鍋片
油花豐富質感軟稔 - 美國極上頂級牛小排火鍋片 、美國安格斯雪花一口牛粒
燒烤必備口感爽脆 - 牛舌片